您现在的位置是: 光荣榜

【计忆辉煌2014】科研创新榜样——李邈(2013级硕士)

发布日期: 2015年01月25日 浏览次数:
个人简介
        我叫李邈,男,1992年出生,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201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自2009进入北理工,多年来得益于学校、学院以及导师的悉心培养,在科技创新、学术研究、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取得长足的进步。其中的过程和感触也将会成为自己一生中的宝贵财富。
        A Hyperheuristic Approach for Intercell Scheduling with Single Processing Machines and Batch Processing Machine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TSMC), 2014.5, DOI: 10.1109/TSMC.2014.2332443, SCI 二区, IF=2.183, 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
        An Intercell Scheduling Approach Considering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The 10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ASE), 2014.8, EI, 第一作者
        第十三届全国“挑战杯” 特等奖(答辩人)/共青团中央、全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等
        第七届首都“挑战杯” 一等奖(答辩人)/北京团市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教委等
        第十届“世纪杯”特等奖(组长)/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
        学术科技创新先锋/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
        首都大学、中专院校“先锋杯”优秀团员/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五四功勋集体、青春榜样团队、优秀团员/共青团北理工委员会
传承责任,做到极致
        自2011年起,得益于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有机会作为团队成员,去兵器集团的某大型军工企业进行参观交流,感慨军用设备生产要求之高的同时,也确实发现工厂里存在着”信息化各立山头,缺乏统一协调”这一实实在在的信息化问题。作为信息学科的相关学生,我们对于这一问题也充满了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我与团队其他成员共同研制开发了“面向军工装备制造业的智能优化排产软件”,解决了企业的实际排产问题。该作品于2013年10月代表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参加了第十三届全国“挑战杯”,我作为队长和答辩人参加了此次竞赛,作品最终斩获特等奖,该奖项也是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历史上第一个“挑战杯”特等奖。
        从兴趣转变为实际软件作品的过程中,我从师兄师姐那里继承了以身作则的责任心和踏踏实实的做事风格。回顾那段时光,刚开始虽然我很积极主动,提出很多想法,但经常遭到师兄师姐的驳回,次数之多让我怀疑起了自己的能力,甚至想过是否要放弃。但当我静下心来,真正地去观察师兄师姐们所做的事情时,才发现我当时的很多行为,确实是天马星空,没有踏踏实实地动手去验证。而他们在技术攻克阶段,经常夜以继日的努力,有的学长甚至不惜利用春节假期,前往外地的工厂进行调研。这种实际的行动确实感染到了我,而这种精神也逐渐让我肩负起了更大的责任,学会超越自我的认知。项目组人手不足时,我会主动承担起所有任务,每天都是宿舍、实验室与食堂三点一线。就是带着这样的干劲儿,我逐渐成长为了项目的负责人。软件作品也得到良好的反馈。
        备战挑战杯这一路,对于我这个平常不善言辞、习惯与代码为伍的工科生来说,也是充满着种种压力。但一直以来的责任感,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就是“既然做了,那就要做到极致”。最初站在大家面前会结巴、发抖,没关系,练上十遍、二十遍、几百遍,最终可以做到面对十几个院士也很有自信;软件自身的展示度不够,没关系,我们抛弃传统PPT答辩的方式,用视频搭配答辩,用镜头替我们说话,对着视频每一秒每一秒的练习演讲词;到了现场,感受到竞争压力之大,没关系,化压力为动力,继续做到极致,把现场所有的信息类作品都浏览一遍,根据此,进一步把握住我们要介绍的点。为了准备专家的提问,在苏州参赛的2天,我都和学院的书记和指导老师一起,每天备战到晚上1点多,才有空吃东西。最终,当院士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一定要把这个作品好好地做下去”的时候;当我有幸代表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站在独墅校区影剧院的舞台中央,拿到了北理工历史上第一个特等奖的时候,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份传承下来的责任心以及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信念,是多么的重要。
大胆猜想,小心验证
        在学术研究方面,在已有的实际生产问题基础之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深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一作)发表国际刊物论文1篇(SCI检索,影响因子为2.183)、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篇(EI检索),作为合著者发表1篇(SCI检索,影响因子为1.278)。此外,还有一篇国际期刊论文(SCI检索,影响因子为1.674)在审稿中。
        一年中看似颇丰的成果背后,是自己花费了无数个夜晚、周末、节假日的高强度思考以及论文稿一遍又一遍无休止的修改作为基石。犹记得针对项目当中的超启发式算法的撰写过程,本以为算法过程已比较成熟,写起来应该比较顺利,但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导师李冬妮老师打回来让重写的次数不少于20次。而当我与老师交流时,有康奈尔大学博士后经历的李冬妮老师,让我意识到,如果要发表好的国际期刊论文,除了最基础的好的亮点以外,还有哪些必要工作需要完成。总而言之,就是需要“大胆猜想,小心验证”。而她也提出,这个工作的过程中是充满着巨大压力的,也需要经常和她头脑风暴式地讨论,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行。所以在李老师的帮助下,也算是挖掘出了自己最大的潜能和兴趣爱好。
        所以相比结果而言,自己更欣喜收获到了做科研的”酸甜苦辣”,并且在逐渐适应的过程中慢慢的喜欢上这一过程。这些也给予了我极大的信心和动力,在相关研究中继续深入,踏实钻研,在科研上贡献出更多力量。
主动参与,积极分享
        作为党员以及团支部的组织委员,以及曾经学工处学生秘书的工作经历,也让我认识到关心和热爱集体的重要性。多次主动组织参与了团日活动、计算机义诊、担当低年级同学助教等。也获得了2013-2014年度的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优秀团员”,”青春榜样团队”,”五四功勋集体”等称号。自己能明显感觉到愿意承担的责任感和义务增强。而做这些事情给自己带来的集体荣誉感也让我觉得十分值得。
        同时更是有幸在SEED论坛、中国大学生骨干培训大会等多个场合,作为嘉宾,代表北理工,将所学所感分享给更多的人。其中作为演讲嘉宾,参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二期“SEED”论坛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也是颇为深刻的。因为作为一个工科学生,当她们这种文科院校刚开始提出这种要求的时候,连自己都觉得惊讶和犯难,而且当时也处于论文攻坚阶段,实验室挑战杯后的项目工作也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所以自己刚开始也是觉得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处理,并未觉得有十足的精力和把握能面对听众跨度这么大的一场交流介绍。但是,在跟她们研会工作人员的反复沟通后,倒还是发现,从她们角度出发来看,对于我身上所具有的北理工,工科生这样的标签,是颇有点神秘和距离感的。一般来说,她们觉得对于工科项目中所做的事情,普遍认识也都是枯燥的。所以,慢慢地我觉得,既然有这么一个锻炼的机会,而且是能够从某种意义上,改变她们这种对工科项目的认识,对理工大学学生所做事情的认识,应该不仅是一种机会,更是一种义务了。所以基于这种认识,在实验室工作之余,这种决心还是让自己能够主动花费心思和时间来做这件事情。这种跨度的思考和演讲思路,确实也在思维上给予自己很多碰撞和回馈。而在当天我真正演讲的过程中,当看到文科学生也能对工科项目听的津津有味,笑声频出的时候,还是能够感觉到心中原来的那份责任感的分量。而当最终PPT上印有北理工字样的软件成果截图出现在大屏幕上,大家也能颇为主动地鼓起掌声或者是认真聆听的时候,这种责任感所带来的成就,也就更加坚定了自己以后用更多踏实地工作成果来带来更多正能量,用更多正能量影响周遭环境的认识。
文理兼修,继续前行
        钱学森老先生曾经提出过“大成智慧教育”的构想,认为“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理工科学生“学点文学艺术”,就会大跨度地、创造性地从事学习和研究活动。而自己遇到知识点的瓶颈和困惑之处时,确实是需要课余活动所积累的很多东西来帮助自己的。首先便是看书,各行各业的优秀书籍都需要关注,特别是对于计算机行业来说,看一些逻辑性很强、内容很详实的英文原著经常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觉得这方面自己以后能够做到更好,让自己在思想境界和知识水平上都逐渐迈上更高的台阶。
        转眼研究生时光就要进入最后一年,回忆我的大学生活,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它给我不仅仅演绎了一场多彩的“幕”剧,更重要的是让我经历了无数的考验、挑战和历练,并有机会利用我的所学所感,帮助到周围更多的人。我也希望,在接下来的人生阶段里整装待发,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